情报|亚洲面膜新势力,这几大趋势你必须知道
不似欧洲人更多的使用膏状面膜,亚洲人群更加偏爱片装面膜,因为亚洲人的皮肤普遍偏薄,喜欢用保湿力更强、不用反复摩擦皮肤的方式保湿。因此,亚洲面膜的革新无非是从营养液、基布和包装三方面入手。
近段时间,亚洲面膜呈现怎样的趋势?经过实体调查和市场走访后,笔者总结出亚洲面膜的几点新趋势。
健康:天然有机
片装面膜精华液的成分范围从各种水果、蜂蜜、抗氧化剂、干细胞提取物到蜗牛分泌物,功效无非是主打“补水”、“美白”、“抗氧化”,要说趋势,那便是近几年来,不仅欧洲和北美市场最前沿潮流的化妆品纷纷添加天然有机成分,亚洲市场这一趋势也渐趋明显。
不少面膜产品都强调Nature(天然)、Organic(有机)、Sustainable(可持续)。如韩国水果之乡的面贴膜,号称精华均是由苹果、山里红、杏、青提、高丽梨等天然水果萃取而成;再如美容博主们力荐的面膜品牌Apivita,宣称旗下所有面膜均使用有机纯天然成分,每一款面膜都标注了有机纯天然成分的百分比,并且都以有机绿茶水代替普通的水作为基底,有更强效的抗氧化力。
国内也有不少面膜生产商推出了天然有机面膜,如韩后的达人面膜,主打“每一种产品都采用天然植物作为主要原料”,萃取包括仙人掌、玫瑰、龙舌兰、橄榄等多种植物精华,甚至基布都是使用天然树木纤维,亦是以天然环保作为卖点。
有行业人士认为,随着高素质的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弃用化学成分化妆品,天然有机面膜的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对于中国面膜品牌来说,有机虽然形成一股风潮,但由于国内权威有机护肤标准的缺失,再加上有机护肤本身对原料、产品、技术等各方面的高要求,怎样避免“伪有机”,是每位欲进军有机面膜市场的厂商应该思考的问题。
方便:一膜多步走
所谓多步走,即是集洗面奶、精华液和面膜等几种功效于一款产品上。
最典型的案例是最近海淘市场大热的韩国jayjun水光面膜以及大家熟知的可莱丝和丽得姿面膜的加工厂彩虹集团推出的自有品牌——彩虹三部曲。这两款面膜的包装袋上方还有两个正方形的小包装袋,清楚地说明:step1洗面奶,强效清洁,甚至可以洗掉彩妆;step2精华,啫喱状,帮助吸收;step3才进入主题——面膜。
此类产品主打的卖点一是方便:杜绝零零散散的瓶瓶罐罐,特别适合出差和旅游一族;二是搭配更有效:通常我们去买某款产品,会看到温馨提示上有“搭配本品牌其他系列产品使用更有效”,这类面膜能替消费者“省下了一笔”。
在最近的展会上,笔者也看到了类似的面膜——来自台湾的膜殿。这款主打做伴手礼的面膜包装上也有“step1”和“step2”的标识,第一步是活力前导精华,第二步才是面膜。“多一层起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功效,上层的前导精华液帮助打通毛孔,为之后的面膜贴吸引营养做铺垫,上下两个分层的无缝对接,起到了一个完整的护肤输送过程。”该品牌销售经理说。
潮流:什么火做什么
要说2015年美容界什么最火,非水光针莫属。
截止至11月16日,在百度搜索“水光针”,显示有38.5万个结果。就在刚刚结束的双11,将水光针概念“偷梁换柱”以规避风险的巴黎欧莱雅,于天猫全球首发“复颜玻尿酸水光充盈导入精华”,不到一个小时,1000支限量款就被一抢而空。
在神话世界里,水光针是这样的:打一针,相当于敷8000片面膜,能让皮肤瞬间变得Biubiubiu富有弹性、健康光亮水润透明,简直就是吹弹可破。
据说,在韩国的演艺圈模特圈,99.5%的明星艺人都会定期进行水光注射的保养,以时刻保持肌肤如水的状态。不仅明星心动了,普通老百姓也心动了。于是,整形医院、美容院纷纷推出水光针业务,连发廊也开始导入水光针项目……
但是水光针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打得起的,一支好的水光针要将近1万,而且要持续长期注入,加上水光针市场假货横行,真真假假,消费者防不胜防。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不少厂商开始结合水光针在脸敷面膜上做文章。
于是各种“水光面膜”、“水光针面膜”、“水光肌面膜”横空出世,有的有整形医院的研发背景做支撑,有的利用明星效应,均是号称“功效比玻尿酸更加齐全(水光针主要成分除了玻尿酸,还有胶原蛋白、肉毒素、PRP自体细胞等)”、“不用打针就达到非凡的美白效果”的卖点。
在淘宝面膜销量上升榜上,销售前十名的名单中,俨然有某国产水光针面膜的身影。走访广州天河某家实体港代店,店主力荐韩国某整形医院推出的一款水光针面膜三部曲,并称这款最受欢迎,简直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不少消费者反馈,这些产品被冠上“水光”二字以后,瞬间显得“高大上”起来。
趁着这股“水光潮”,国内不少品牌也纷纷推出水光系列面膜,水光针的热潮能走多远,会否如之前的动物面膜一样,火了一阵又没下文了?总之,跟着潮流走,已经成了面膜厂家不变的“定律”。
按照行业3%的营业额投入研发的“标准”,面膜的创新无疑还需要更多地投入在研发上,因为无论哪方面的创新,保湿和美白这两种功能是亚洲面膜始终不变的重点,如果把这两点做到极致了,还愁没有销量吗?